對于質量管理體系審核,你都有哪些疑問呢?以下20個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案例供你參考。因部分案件時間較久遠,涉及標準為之前版本,因此內容僅供參考討論。
案例1:
某廠產品聲稱執行國家標準,標準規定:“產品的檢測溫度為25℃士1℃,濕度<60%”。但是審核時發現檢驗室并沒有溫濕度控制手段。
審核員問:“溫濕度如何控制?”
檢驗員說:“上次審核時已給我們開出了不合格項,由于考慮到資金緊張,而且同行業其他廠對該產品的檢測也不考慮溫濕度的影響,另外該標準是推薦性標準,我們可以參照執行,進行一些改動,因此決定將該條件刪除?!睓z驗員出示了廠經理辦公會的決定,取消對溫濕度的要求。
在銷售科,審核員看到與顧客簽定的銷售合同上,填寫的產品執行標準仍然是該國家標準。
案例分析:
國家標準有強制性和推薦性標準。對于推薦性標準,是建議企業采用,沒有強制要求。但是如果企業對外聲稱是執行的GB/TXXXX,則該標準對于企業就是強制性的了,即要求企業百分之百執行該標準,否則不能聲稱執行此標準。當然,可以說是“參照執行GB/TXXXX標準?!?/span>
本案違反了標準“8.2.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”的“這種監視和測量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,在產品實現過程的適當階段進行。”
案例2:
某鄉辦企業承接開關廠開關柜箱體的焊接加工,審核員發現焊點間距分布不均勻,問工人:“工藝指導書對于焊點間距有沒有規定?”
焊工回答:“工藝沒有規定,我們都是很熟練的焊工,憑經驗就知道應該掌握的焊接間距?!?/span>
審核員在查看《焊接工藝》時看到對于箱體每邊有焊接點數的規定,但沒有間距要求。
但是在檢驗科查閱《焊接檢驗規程》時看到規定:“焊點應該分布均勻,兩點之間距離應為10cm土2cm。”上述兩份文件均由總工程師批準。
案例分析:
本案的《焊接工藝》和《焊接檢驗規程》對焊接的要求不同,說明文件之間沒有協調一致,違反了標準“4.2.3文件控制”的“a)文件發布前得到批準,以確保文件是充分與適宜的。”
這種情況在審核中經常發現,原因在于領導在審批文件時,只是履行形式,沒有認真地把文件審查一遍,以便將不合理或矛盾的地方排除。
案例3:
審核組在審核某鑄造廠時,在稀土鐵硅合金熔煉車間的檢驗記錄中看到,記錄的“出爐溫度”欄內填寫的都是1100℃。現場操作沒有看到測溫儀表,審核員問:“對于溫度你們是怎么檢測的?”
檢驗員說:“應該用紅外測溫儀,但是我們覺得溫度測的不準,因此我們的記錄是憑經驗寫的?!?/span>
審核員要求出示測溫儀的校準記錄,檢驗員由辦公室取來檢定證書,證書表明該儀器是上個月剛剛送到區計量檢定所校準完畢,結論是“合格”。審核員問檢驗員:“你們使用紅外測溫儀多長時間了?”
檢驗員不好意思地說:“也就這次為了認證才買的,大家使用不習慣,就沒有用?!?/span>
審核員進一步查看《熔煉檢驗規程》,上面規定:“使用測溫儀檢測溫度,應在熔煉溫度達到1100ºC時出爐?!?/span>
案例分析:
既然測溫儀是剛剛校準完畢,說明儀器是好的,檢驗員不使用儀器測溫,違反了《熔煉檢驗規程》的規定,是檢驗的有章不循。違反了標準“8.2.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”的“這種監視和測量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,在產品實現過程的適當階段進行?!?/span>
檢驗記錄上的記錄欄“出爐溫度”與《熔煉檢驗規程》所說的“熔煉溫度”不同,文件矛盾,這違反了標準“4.2.3文件控制”的“a)文件發布前得到批準,以確保文件是充分與適宜的?!?/span>
案例4:
某建筑裝飾構件公司對外承接樓宇室外的裝修設計和飾品加工任務,在設計室審核員看到員工們正在使用CAD軟件進行裝修效果圖的設計。設計室內有工作電腦十余臺。
審核員問工作人員:“你們公司有多少臺電腦?”
工作人員回答:“有30多臺吧”。
審核員:“全公司都哪些部門使用電腦?”
工作人員回答:“技術檔案、財務、銷售、車間統計、工藝等部門都有電腦。我們正在計劃建立公司內部的局域網,以便實現管理的自動化?!?/span>
審核員:“你們經常上網嗎?”
工作人員:“各科室都有人上網。”
審核員:“你們公司對電腦有沒有主管部門?對于電腦的使用,例如上網下載文件、查殺病毒等有什么規定沒有?”
工作人員回答:“我們公司沒有電腦主管部門,好在大家對電腦都很熟悉,有了病毒一般自己都能解決。”
在銷售科,審核員發現由于電腦感染了病毒,電腦里的客戶檔案丟失,銷售員正在為此而大傷腦筋。
案例分析:
電腦管理是目前我國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,前一段時間中美之間爆發的“黑客大戰”也暴露了我國許多企業對電腦防病毒的意識太差。
凡是使用電腦進行工作的組織,尤其是經常需要上網的部rl,應該對電腦的使用管理起來。首先要確定電腦的主管部門,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,對于電腦的使用,包括上網、查殺病毒、文件下載、文件備份、外來軟件的使用、電腦中文件的編碼、檢索等作出明確的規定,并由主管部門定期檢查。
電腦的管理屬于“基礎設施”的控制,也屬于“文件控制”,因為電腦中的數據都是文件。
因此上例違反了標準“6.3基礎設施”及“4.2.3文件控制”的規定。
案例5:
在機加工車間,審核員要求查看本月的檢驗記錄,審核員在翻閱時詢問檢驗員:“檢驗員在檢驗記錄上簽名表示什么?”
檢驗員:“表明已完成檢驗工作?!?/span>
但是審核員發現,檢驗記錄上檢驗員簽名已簽到31號,而今天才20號。檢驗員說:“反正是我一個人檢驗,這樣是為了方便,所以就提前簽完名了?!?/span>
案例分析:
在檢驗記錄上簽名,表明檢驗結果的負責人。當還沒有進行檢驗時就把名字簽上,這明顯地違反了標準“8.2.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”的“應保持符合接收準則的證據?!?/span>
案例6:
涂料廠《進貨檢驗規程》規定應對每批采購的物資進行進貨檢驗。審核員在質檢科查閱進貨檢驗記錄發現,3月15日和3月20日兩批進貨的鈦白粉,合在一起只提供了一份檢驗報告。檢驗員說:“這都是一個廠的產品,所以我們就出一份檢驗報告了。”
案例分析:
這屬于檢驗的有章不循,違反了標準“7.4.3采購產品的驗證”的規定。
案例7:
在采購部,審核組看到《采購部工作手冊》中規定采購部質量目標的一個內容是:“采購物資合格率100%?!?/span>
審核員問采購部經理:“采購來的物資能保證都是100%合格嗎?”
經理說:“凡是不合格的物資我們都退貨,所以進庫物資可以保證100%合格。”
審核員問:“你們對于退貨的情況有記錄嗎?”
經理答:“沒有記錄?!?/span>
案例分析:
既然不合格的物資都退貨,當然進庫的物資應是100%合格了。這個目標定的意義不大。采購部可以把目標改為,例如“進貨物資一次交驗合格率98%”。采購部應該記錄供方進貨物資的一次交驗結果,這實際上也是對供方的一次評價記錄,每個月進行匯總分析,以便對供方合格率進行控制,作為對供方質量重新評價的依據。
本案違反了標準“7.4.l采購過程”的“應制定選擇、評價和重新評價的準則。評價結果及評價所引起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。”
案例8:
在某電熱水器廠市場部審核員了解對于顧客滿意程度的調查情況。市場部經理很高興地說:“我們兩個月前剛剛進行了一次廣泛的顧客滿意程度調查,在銷售我公司產品的商店發放《滿意程度調查表》,由于我們人手不夠,還請了一些學生來幫忙?!?/span>
審核員問:“發放了多少份調查表,回收情況怎樣?”
經理:“大概發放了六、七百份,基本上都回收了。”邊說邊叫小王把調查表拿來。小工拿來一大擦已回收的調查表。